編者按:
招標投標全流程電子化日益深化,如何借助電子化手段實施招標項目后評價值得深入探究。本文根據電子招標的特點,分析項目后評價的實施重點,包括確定項目選取范圍和條件、發揮平臺數據集成分析功能、選擇評價指標及評價方法等,提出石油企業開展電子招標項目后評價的應用策略,為同行業開展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2022年8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嚴格執行招標投標法規制度進一步規范招標投標主體行為的若干意見》(發改法規規〔2022〕1117號,下稱《意見》)正式發布,《意見》明確“鼓勵招標人建立招標項目績效評價機制,將招標投標活動合法合規性、交易結果和履約績效與履職評定、獎勵懲處掛鉤”,對開展招標項目后評價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石油”)2017年全面推廣應用電子招標投標,2018年發布了《招標項目后評價規范》。筆者經過調研發現,目前國內大型石油企業雖然在大數據應用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但開展電子招標項目后評價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可借鑒的經驗不多;中國石油各所屬企業開展的招標項目后評價更多側重合規方面的定性審核,多數還沒有進行質量效益等方面的定量綜合后評價,也未借助電子化手段進行招標項目后評價。為進一步推動石油企業招標工作提質增效,從注重程序向程序與質量并重轉變,迫切需要研究探索以“合規、質量、效率、效益”為核心的電子招標項目后評價工作。 一 開展電子招標項目后評價的重點 電子招標項目后評價是指招標項目通過電子平臺運行完成后,由管理部門依據權限組建后評價工作小組,參照法律法規及企業相關規定,結合項目立項文件、招標文件、投標文件、評標報告以及招標過程中平臺產生的各項數據,根據對合同履行或項目結果的跟蹤,開展招標項目綜合性評價。實施重點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確定后評價項目選取范圍和條件 如果能對所有電子招標項目進行后評價,全面查找問題,后評價效果必然明顯,但這種做法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資源,也增加了管理成本,因此確定后評價項目選擇的范圍和條件是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刹扇≈付与S機的方法選擇招標項目進行后評價,建議優先選擇的項目包括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對企業各類生產經營影響較大的項目、在招標實施過程中問題突出的項目、異議投訴成立的項目、多次招標失敗的項目以及實施效果與預期目標差距較大的項目,這些項目的后評價分析對于今后招標工作的開展有更強的借鑒意義。為確保項目選取具有普遍性意義,在此基礎上可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其他電子招標項目進行后評價。 中國石油后評價規范中明確,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應優先選?。?/span> 1) 集團公司一、二類招標項目; 2) 需報國家核準的重點項目; 3) 對經營有重大影響的項目; 4) 招標或實施過程中問題突出的項目; 5) 合規管理監察或審計發現問題的項目; 6) 實際實施效果與預期目標差距較大的項目; 7) 多次招標失敗的同類項目; 8) 投訴、異議成立的項目; 9) 三個及以上項目為同一中標人的項目; 10) 其他需要進行評價的項目。 實施操作時需要在電子平臺根據以上特征進行項目篩選,因此項目篩選功能的開發是開展電子招標項目后評價的前提條件。 (二)發揮平臺數據集成分析功能 調研發現,目前各石油企業使用的電子平臺普遍能夠實現招標項目全流程運行,具備招標項目一鍵歸檔、采購合同在線監督等功能,正在積極探索迭代升級、數智化轉型。但存在的問題是,全流程電子化交易還存在斷鏈、不連貫等問題,導致海量的數據存儲在平臺內無法進行有效分析;電子招標平臺、合同管理系統、供應商管理系統等系統平臺未實現互聯,數據資源有分隔孤島,制約了數據處理功能的提升。因此,需要構建大數據分析模塊,與相關業務平臺建立接口,保障數據集成整合,才能充分發揮大數據手段挖掘數據價值,推進實施電子招標項目后評價,并將分析結果反作用于不同部門工作中,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饋,促進提高招標工作質量,強化招標投標監管力度。 (三)選擇評價指標及評價方法 目前中國石油各所屬企業基本是依據企業規范設置后評價指標體系,普遍缺少對于電子招標項目實施的針對性指標,也缺少對于招標質量提升的評價指標,特別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招標成功率、有效異議數量、電子招標項目異常情況的識別及處理等指標,并且普遍存在定性指標多、定量指標少的問題,在評價時主觀因素占主導,依賴于評價小組的個人判斷,一定程度上影響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性。在評價方法的選擇方面,一般都采取對各指標分值進行簡單算術相加的方式,缺乏對于各指標重要程度的差別性考慮,也會影響最終的評價結果。這些都是影響后評價質量的關鍵要素,也是開展電子招標項目后評價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二 有關建議 (一)以制度為綱,規范后評價開展 首先應根據國家招標投標法律法規、企業招標管理制度及規范的要求,研究制定本單位招標項目后評價實施細則。在實施細則中明確后評價組織部門及項目實施部門的相應職責、后評價專家委員會組建有關事宜,研究確定后評價項目的選擇標準、實施步驟、后評價開展的時間節點以及后評價結果的應用等內容。建議后評價采取短期與中長期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短期后評價的時間節點為招標項目實施結束,實施主體為招標項目實施單位;中長期后評價的時間節點為合同履約結束或者結束后的一年、兩年等時間點,可與招標人共同組織開展,確保后評價結果的科學性。 (二)以問題為導向,建立動態評價體系 由后評價專家組研究制定適合工程、物資、服務等不同類型項目的后評價指標模版,采取“定性+定量”評價的方式進行評價。定性評價以通用的“符合性和完整性檢查”指標為準,圍繞招標全流程設定,可包括招標準備、實施流程、信息管控、有效異議及投訴、合同簽訂等方面管控要點,有一項不滿足,評價結果即為不合格,不再進入詳細評審。定量指標的設定應綜合考慮合規管理與提質增效總目標,重點突出工作中出現問題頻率較高的關鍵點如招標失敗率高、異議投訴數量多、節資率控制難等,可包括質量控制、流程控制、進度控制、成本費用控制、管理提升等一級指標,其中質量控制細分為招標文件質量、招標次數、標的物質量等二級指標,流程控制細分為招標文件完成及時性、電子招標實施流程、評標過程特殊情形的處理、費用收取等二級指標,進度控制細分為招標工作進度、履約期限等二級指標,成本費用控制細分為節資率、符合率等二級指標,管理提升分為異常情況識別、臺賬分析、有效異議及投訴、資料歸檔等二級指標。在實施操作過程中,一方面結合項目類型選擇不同的評價模版,另一方面可重點聚焦當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指標池中選取重點關注的指標,以問題為導向,實現評價體系的動態調整,確保后評價結果的科學性。 (三)以電子平臺為抓手,充分發揮智慧采購的作用 充分發揮電子平臺的大數據優勢與數據處理優勢,一是通過完善平臺大數據篩選功能,導入項目選取模板,有效標記重點項目,獲取準確的第一手原始資料,確保后評價工作便捷高效;二是通過智能抓取與評價指標體系相對應的數據,例如標記重復招標次數、同種產品在不同項目中的報價差異、投標人投標情況、異議投訴情況等關鍵信息,精準判定招標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所在;三是選擇合適的計算模型內嵌電子平臺進行綜合分析,例如采取層次分析法、成功度法等構建評價模型,獲得科學的后評價結果,有效指導下一步工作。 (四)經驗與教訓兩手抓,全面提升招標工作質量 做好電子招標項目后評價結果的應用。對于評價效果顯著的項目,應樹立為榜樣,及時推廣總結好的經驗,激勵內部學習借鑒,發揮榜樣的帶頭作用;對于評價過程中發現的突出問題,應及時分析研判,復盤總結、吸取教訓,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并整理形成案例組織研討學習,從而達到防微杜漸、及時預警的目的,全面推進招標工作提質增效。 綜上所述,做好電子招標項目后評價有助于全面評估招標項目的實施質量、精準識別問題、有效預警風險,更加充分地發揮電子招標項目數據優勢、平臺優勢、技術優勢,助力提升招標管理水平與招標工作質量,為實現招標采購持續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作者:劉 韜 侯 蓉 馬 倩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物資有限公司 來源:《招標采購管理》2022年第10期